幸世龙律师,男,江西文峰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律师执业证号13607201810041444。擅长交通事故、劳资纠纷、合同纠纷、婚姻家庭、公司法律事务、刑事辩护。曾担任广东某集团公司财务经理,具有多年大型公司财务... 详细>>
律师姓名:幸世龙律师
手机号码:13698451017
执业证号:13607201810041444
执业律所:江西文峰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蓝田大道新法院对面江西文峰律师事务所二楼9号办公室
一、走私烟草会怎么判刑
私烟草专卖品,构成走私罪的,依照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走私烟草专卖品,数额不大,不构成走私罪的,由海关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烟草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前款罪的,依法从重处罚。(参见刑第153条)
根据刑法规定,走私烟草的行为被列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中!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偷逃税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偷逃税额在十五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逃税额在五万以上十五万以下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行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走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法律对于走私罪的量刑标准一直在不断调整,下面具体分析:
(一)单位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走私解释(一)》规定单位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按照自然人犯罪标准的5倍掌握。《解释》第24条将之下调为自然人犯罪标准的2倍,主 要有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刑法第153条对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区分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配置了不同的法定刑,其中单位犯罪的刑罚明显要轻于自然人犯 罪,这一点在确定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时也应有所体现;第二,随着公司设立门槛的不断降低,单位走私犯罪数量的急剧攀升,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更趋紧密, 在预留出行政处罚必要空间的基础上,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与自然人犯罪不宜拉开过大;第三,按照2倍标准把握,《解释》实际上将《走私解释(一)》原确 定的25万元、75万元、250万元三个量刑档次起点数额调整为2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两相比较,入罪门槛基本相当但不同量刑档次的数额标准 明显拉大,既可以避免案件总体数量的大起大落,同时也为均衡量刑预留出了更大的裁量空间。
(二)单位走私特定对象犯罪的定罪处罚标准。
《解释》第24条延用了《走私解释(一)》的做法,规定对单位走私特定对象犯罪适用与自然人犯罪相同的定罪处罚标准。其主要考虑有两点:一是刑法对于 单位实施的走私特定对象犯罪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在处罚规定上有所不同。单位犯前者罪与自然人犯罪同罪同罚,单位犯后者罪的处罚则轻于自然人犯罪,体现 出了立法机关对于单位实施走私特定对象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处罚上不作区分的倾向性立场。二是走私特定对象犯罪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危害性具体表现有所不 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偷逃税款及由此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而走私特定对象犯罪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出于经济、社会、国防、环 境安全等制定的管理制度的侵害,危害性质明显更为严重,依法应予更为严厉的否定评价。
(三)确立的最新定罪量刑标准
《解释》就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两个罪名制定了定罪量刑标准,明确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10万元以上的即应定罪处罚,指出偷逃应缴税额应以走私犯罪实施时的税则、税率、汇率和完税价格计算,强调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不论已受行政处罚的走私行为的具体对象,均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走私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
逃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其仅限于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以及这些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除此之外,均不能构成逃汇罪。自然人构成犯罪时,显然必以单位构成犯罪为前提,否则,亦不能构成逃汇罪;走私罪的主体则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逃汇罪的主体。此外,单位亦可构成其罪。
2、客体不同
逃汇罪的客体是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其与进出口贸易及其关税无关;而走私罪的客体则是对外贸易管制,后者这种管制的目的是通过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督、管理与控制,防止偷逃关税及其阻止或限制不该进出口的物资进出口。它与进口贸易及其关税紧密联系在一起。
3、对象不同
逃汇罪的对象仅限于外汇;走私罪的对象却比逃汇罪广泛得多,它包括外汇在内的一切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与物品或者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及物品。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同时,部分文章和信息会因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变更失去时效性及指导意义,仅供参考。